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散料定量给料

奋斗者之歌|油田电网第一位女调度员的一“网”情深

时间: 2025-05-13 11:36:25 |   作者: 散料定量给料

散料定量给料


  今年是江汉油田发现60周年。60年来,一代又一代江汉石油人以“为祖国找油、为民族争气、为美好生活加油”为己任,传承石油精神、弘扬石化传统,攻坚克难、接续奋斗,推动油田资源版图不断扩充,资源潜力不断发掘,油气当量不断攀升,成功跻身全国大中型油气田行列。油田各媒体特推出“奋斗者之歌”栏目,邀请各行各业的老劳模、老石油讲述石油故事,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,引导广大干部员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再立新功、再创佳绩,为油田高水平发展第二次跨越贡献更大力量。

  “过年是用电高峰期,单位人手又紧张,老再发挥一下余热,帮忙分担一下。”2月7日,在水电分公司电力调控中心,这位油田电网运行历史上第一位“女调度员”说,如果不是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,她本来2月份就可以“告老还乡”了。

  “在岗位上待一天,就要尽职尽责一天。”和油田电网打了37年交道的她,这样诠释自己的工作信条。

  1988年,18岁的她刚参加工作,被分配到原水电厂王场变电站。“那时候的设备噪音很大,机房里绿灯红灯闪烁,线路密密麻麻,外面变压器嗡嗡作响。”第一次接触电的她用“恐怖”形容当时的内心感受,“一进单位大门就紧张,除了办公桌,啥也不敢碰。”

  从零开始,她捧起专业书,抄表、巡检,跟着老师傅们边学边干。“油田生产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电力供应,干我们这一行,责任心必须特别强。”这是她听到最多的话。

  谢丽芳印象最深的一次,外出巡检,似乎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。由于变电站紧邻农村,她起初并未在意,回到站里告诉了老师傅。“他们警惕性非常高,马上就跑出去巡查,结果发现一台设备正在打火,幸亏提早发现处置及时。”

  那件事情发生后,她对老师傅们“不敷衍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”的工作要求,有了更深刻理解,学习上也更加踏实用功了,业务能力慢慢地提高,后来厂里举办技能比武,她多次拔得头筹。

  电力调度中心副主任池江停与谢丽芳相识多年,她记得一次两人同时参赛,谢丽芳夺得变电运行工技能比赛第一名,成了大伙眼中的“局状元”,“我得了第二名。”

  在基层工作20年之后,业务拔尖的谢丽芳,2008年被电力调控中心选中并招致麾下,起初却是上级部门的无奈之举。

  “过去电力调度员一直都是男人主宰的世界。后来许多男岗位调动、队伍断层,实在没办法才想到了挑选女将。”该中心主任朱兵海回忆,他说电力调控中心承担着整个油田电网安稳运行任务,就像“大脑中枢”,责任重大、安全风险高,容不得一点闪失。“这活儿真不是谁都能干的,就像军队里的特种兵。”

  “每次遇到线路故障,油井不工作了,各路电话马上都打来了。”谢丽芳形容调度台就像是古代指挥打仗的中军帐,“军情十万火急,你就是元帅,必须临危不乱、处变不惊,迅速做出决断,心理素质要足够过硬。”

  起初,每次轮到她一个人值夜班,师傅们都会细致交代。“临走时总会说,有事随时打电话,每次听到都特别暖心。”就这样,无数次成功“排雷”之后,她逐渐赢得了上下各方的信任。

  在这里工作多年后,谢丽芳发现,每次家里一旦停电了,从单位领导到同事,许多人都会马上赶到单位,“调度台那时候肯定很忙碌,大家都放心不下,看看能不能帮上忙。”

  “放心不下”的背后,是沉甸甸的责任。“没有一点硬性规定,但是很多人一直都在这样做,耳濡目染之下,最后形成了传统,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谢丽芳感慨。

  从事调度员工作以后,谢丽芳的丈夫慢慢感受到,过去性格温和的老婆,在家里慢慢的变“强势”。

  “调度员下达的指令不容质疑,一定要马上执行。”她笑着说,这或许是受职业影响。

  “有一次她值夜班,消防队打来电话,发现一处着火点附近有高压线路,她马上拉闸断电,然后再向上级汇报。”池江停回忆,她说有的人遇到这一种事情可能怕担责任,往往会选择先汇报等待上级指令,“她不会考虑那么多,决断力强。后来新人慢慢的变多,大家都喜欢跟她一起工作,感觉她就像是班组的定海神针。”

  在池江停眼里,谢丽芳“台上台下”简直判若两人。“走上调度台雷厉风行,日常传帮带的时候,又细声细语,一遍两遍三遍讲解,不厌其烦。我是急性子,她的那股子耐性,我真的做不到。”

  谢丽芳的徒弟张涛,如今慢慢的变成了了班长,“班组很多人都是她带出来的,跟着谢师傅学到了很多,特别是对待工作的那份责任心。”

  与电结缘,“网恋”三十余载,“职业病”早已融入生活点滴。“上班这些年,每次遇到刮风下雨打雷,即便自己不当班,那天晚上也肯定睡不好。”

  即将告别岗位,她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终于有保证了,又难免心存惦念,“希望油田电网运行的更好,同事们每次值夜班,都能够踏踏实实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